新闻中心
 
公告栏
集团新闻
行业动态
媒体报道
视频中心
 
     
 
  目前您在网站的位置:首页-> 新闻中心->> 详细内容
 
重现太湖碧波美景——市政公司参建太湖生态湿地修复工程一瞥
发布时间:2012-12-12 11:10:23 作者: 来源:

  “太湖美,美就美在太湖水。”太湖是我国的第三大淡水湖,是长江下游重要的淡水水资源地。太湖流域分属江苏、浙江和上海两省一市,其中浙江省占33.5%,太湖是太湖流域水资源调度中枢,兼有防洪、排涝、供水、航运、旅游及养殖等多种功能。无论从其地理位置、轮廓还是战略功能上看,太湖就是上海和苏锡常、杭嘉湖7城市的“心脏”。正是太湖的一湖碧水滋养了这片肥沃的土地,为这一流域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腾飞插上了翅膀。南太湖是我市著名的风景旅游区和水源地,随着市委市府建设现代化的滨湖大城市战略的实施,在继续采取治污、清淤、减排、退渔还湖等“治水”措施的同时,将更多目光投注到整个流域生态环境的修复上,而其中湿地保护与重建、防护林建设等工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太湖生态湿地修复工程工程范围从合溪新港到长兴港,长度2.3公里,宽度70米,市政公司参与建设的主要内容太湖大道、水镜逐日两个景观节点。
  在一个细雨蒙蒙的日子,记者来到该项目部基地,看到基地大门口内砼搅拌站机器轰鸣,砼运输车来往穿梭,工人正在扎钢筋笼。

穿过预制区,有两幢临时办公用房,一幢是办公室与员工宿舍,一幢是会议室和食堂,厕所、浴室等临时设施一应俱全。

  项目部负责人滕福根简要地向记者介绍了项目概况后,就带领记者去水镜逐日项目看看,记者留意到从项目部基地到水镜逐日项目节点大约2公里、半小时的路程,“平时到了中午和下班时间,项目部基地会派车接工地的人下班。”水镜逐日的施工班组长在项目节点告诉记者,“水镜逐日工程,9月29日试桩后,趁着晴好天气基本不停工,现在完成40%左右,预计12月底完工。”记者看到,工地上由于下过雨工人师傅们都穿上了雨鞋,太湖边的风浪很大。

  施工现场总管沈根水告诉记者,该节点9月6日开始做围堰,第一次在水岸边施工,而且是几千万的工程在公司的历史上也是第一次。由于水下部分解决得很好,四个月的工程量,两个月就完成了。做一个这样大的工程,也是一个不断学习、进步的过程,由于工程的复杂性、艰巨性,项目也在不断积累一些宝贵经验,目前该节点施工管理规范,质量合格,安全无事故,施工进度方面由于甲方设计变更有些拖后,正配合设计、监理单位,尽一切力量抓上去。
   记者又随车赶往太湖大道节点,在车上,公司的安全负责人朱玉林、安全员王富强告诉记者,公司每个月检查一次安全质量,工地上每天都检查,目前工地员工100多名,三名年轻人费汪晨、沈成龙、孙捷刚刚学校毕业出来,在工地烈日下暴晒,吃得起苦,等到工程造好了,市政也撤场了。我们做工程的就是这样子的。

  在太湖节点工地,施工现场技术总负责朱方久告诉记者,该工程工程量接近3000万,10月12日打试桩,已经打好了370根桩,原计划12月底完工,由于增加了454根桩,计划春节前完工。水上作业不比岸上,由于工期短,带来种种施工困难,现在太湖大道有十一只桩机,两部商品砼运输车,施工场地有限,人员的调配要动脑筋合理安排好才能不窝工。天晴每天不间断施工,项目部人员每天吃住在现场,太湖边上风大,而且昼夜温差大,所以施工人员都是吃得起苦的人。

  在太湖节点工地,施工现场技术总负责朱方久告诉记者,该工程工程量接近3000万,10月12日打试桩,已经打好了370根桩,原计划12月底完工,由于增加了454根桩,计划春节前完工。水上作业不比岸上,由于工期短,带来种种施工困难,现在太湖大道有十一只桩机,两部商品砼运输车,施工场地有限,人员的调配要动脑筋合理安排好才能不窝工。天晴每天不间断施工,项目部人员每天吃住在现场,太湖边上风大,而且昼夜温差大,所以施工人员都是吃得起苦的人。

   记者在想,恢复一片湿地,给太湖一抹洁净。将来人们漫步在这两个景点的林带中,一边是太湖水的碧波荡漾,一边是绿树葱茏,不管人们是否会记起,太湖水作证,曾经有这样一群湖建人,默默地奉献过。 

     

 
 
 
集团介绍 | 招聘信息 | 在线咨询 | 联系我们
Copyright 2011 浙江湖州建工集团有限公司. All Rights Reserved 湖州网站设计浙北数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