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州师范学院新建会堂工程位于湖州二环东路东侧,朱洪村范围内。建筑面积10952.1㎡,平面基本呈矩形,长89.700㎡、宽52.200㎡,层数为中间一层、局部三层。房屋总高度23.600m。项目部一开始就把亮点着眼在“生态”两字上,构建在高质量施工标准之上的严格文明施工要求,没有难倒二公司,项目负责人陈美洪带领广大参建员工奏响“五部曲”,在教育资源丰富的湖东新区众多建设单位中飘扬出一曲创建“省级文明标化工地”之歌。

五部曲之曲一:“动脑”,动得思想到位。

1000余万的工程量要创一项省标化,难不难?难!难在工程量小,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。针对现实,项目部提出了“在基本要求上有提高,在特殊要求上出特色”的口号,动脑筋、想办法,内部管理以人为本,做好绿化、美化、标化,外部和周边单位、居民融洽相处,注意保护绿化和周边道路,创建和谐的施工环境。
五部曲之曲二:“洗脸”,洗的“三分”、“三清”。

“环境整洁了,业主满意,工人干活舒服,自己看着心里也舒坦。”师院食堂会堂工程项目负责人陈美洪如是说。该工程自开工伊始,就实行了“三分”、“三清”,既保持了施工现场的整洁有序,又节省了辗转各个区域的时间,为生产施工节约了时间成本。“三分”是将整个施工现场划分为加工区、办公区和施工区,做到三区分明,三角构位,和谐共存。施工区位于加工区和办公区的中间,方便技术员进出工地。“三清”即做到现场清洁、物料清楚和操作面整洁。整个施工现场实行封闭管理,在项目部四周设置连续围墙,大门墙面配上企业标志和展示企业形象的文字,力求美观整洁,临时设施统一采用彩钢板搭设。办公区内及道路旁创造性的采用花卉点缀,为钢筋混凝土的灰色工地增添了一抹绿意。施工现场主干道路采用25㎝厚的C25砼进行硬化,浇筑面积近1000㎡,道路旁设置排水沟,所有工程车辆用高压水枪冲洗后才准许驶离大门。走进项目部,加工区里一排排摆放整齐的原料等待着被加工,材料标识牌整齐划一,地上丝毫不见凌乱,已经加工好的木材、钢材码放在最靠近区域外沿的地方,方便工人取料。为保证操作面整洁,项目部制定了“一日一清”制度,要求每天收工前将现场的施工垃圾清除场外。根据施工现场要求采用了落地式钢管脚手架,整个工程脚手架的搭设严格按照《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》施工,防护性强、外表美观,赢得了业主的好评。

五部曲之曲三:“健体”,健的“三好”。

质量和安全是工程建筑的“底线”。文明施工好,工程质量、安全生产、完成任务同样要“三好”。该项目部在工程目标中明确提出了“杜绝重大人员伤亡、火灾、设备事故,负伤频率控制在1‰以内,确保创建浙江省建筑安全文明标化工地”的安全管理目标。

在做好岗前安全培训和岗前各项安全交底的同时,该项目成立了完善的安全保证体系,通过安全责任制、安全教育、安全检查等方式,配合安全漫画上墙、安全标语上牌的灵活做法,让工人在休息时也能够学习到安全施工知识,通过形象生动的耳濡目染,把预防为主的安全意识转为施工人员的一种自觉行动,在项目部营造一种安全施工的氛围,促进安全施工。同时,该项目部经常开展安全检查,集团公司每季度进行检查,分公司每月进行检查,项目部每半月进行检查,现场管理人员随时检查,发现问题及时能做到定措施、定时间、定人员“三定”要求及时整改,整改率达100%,把不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。
五部曲之曲四:“清肠”,清的“两低”。

“两低”是指能源损耗低和原材料耗用低。施工区的雨水收集池、办公区的节能电表,加工区的废物利用,师院新建会堂工程项目部一进场就打好了节能降耗的“小算盘”。项目负责人指着加工区的废旧木材说,“工地上的旧模板多,很多人不在意就都扔了,或者就堆在那里烂掉了。咱们就利用旧模板作为踢脚板,光这一项,能节省不少钱。”
五部曲之曲五:“暖心”,暖得员工笑。

加工区一侧的篆书书写的“茶水亭”让笔者眼前一亮,雨棚、风景画、保温桶、茶水杯、桌凳一应俱全。今年的炎炎夏日里,项目部早就在茶水亭里备好了绿豆汤和凉开水;冬日里,保温桶里热水不断,方便员工饮用。员工在工作之余,喝口水,歇一歇,聊两句,缓解了工作压力,拉进了同事间的感情。
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。湖州师院新建会堂工程项目部“动脑”、“洗脸”、“健体”、“清肠”和“暖心”五曲同奏,汇成了生态文明的和谐之歌。